沈水之阳,珠林桥头;陵西涛声,蒲河展翼。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航空航天特色的高校。建校近70年来,10万余名学子从这里出发,秉承着立志航空、报效祖国的信念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在新时代建设发展的历史篇章中,成为 “中国梦”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在这充满生机的校园里,我们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我们坚定大局、提高站位,立德树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们用知识的阳光普照,用温情的雨露滋润,给予学生无穷的信心和力量,引领一批又一批沈航人茁壮成长,为祖国国防建设和航空事业以及辽宁省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又是一年高考季,一大批怀揣“空天报国梦想”的热血青年即将加入我们,但未来的你们,此时可能还会有很多疑问,想要了解更多学院和专业信息。为了让更多莘莘学子了解沈航,选择沈航,招生就业处联合小航家推出“我在沈航等你!2021招生宣传季学院巡礼”专栏。该专栏通过系列巡礼报道,全面、全方位的展示学校16个学院、53个专业的建设情况,让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成为“空天报国梦想”的同路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巡礼系列报道之八: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于2008年1月,是在学校建设多科性综合性大学的导引下建立起来的。2004年1月学校整合管理学科,将原社会科学系、信息经济系合并成立管理系。2008年1月,为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发挥优势,学校将经济系和管理系合并组建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院近年来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已建成1个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工程管理、旅游管理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和6个本科专业构成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学院目前拥有教授13人,副教授3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4人,博士占比近70%。教师队伍中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3人,千人层次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我院工商管理学科近几年在供应链运作管理、战略管理与市场营销、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与财务管理等几个学科方向形成了自己的鲜明学科特色。工商管理学科2017年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大学学科,进入全国前50%。在第四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进入C类,在省内院校仅次于博士点学科院校。
学院下设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工商管理系、经济系三个系,含6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来自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300余人,拥有8个实验室和3个实训室构成的一个综合实验中心,实验中心教学设备800台套,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实验中心于2008年7月获得了辽宁省省级示范中心称号,并于2015年获批辽宁省省级虚拟仿真示范中心称号。近几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公开出版教材40余部,其中3部教材入选辽宁省省级规划教材。学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活动,包括与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斯里兰卡东南大学、泰国布拉帕大学、韩国崇实大学、韩国京畿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选派品学兼优的学生开展互访交流,国内互认学分项目。
学院拥有省级重点新型智库“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和省级人文社科基地“辽宁军民融合发展研究基地”,另设有三个研究所,即SGS东北亚物流研究所、辽宁省产业经济研究所和人力资本应用研究所。几年来学院在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共完成或在研纵向科研课题200余项,横向科研课题1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其中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项4项,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7项。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0篇,其中被SCI、EI和ISTP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共200余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建于2006年,拥有辽宁省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专业现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获得国家、省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省级一流课程2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5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多部。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实行“3。5+0。5”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学习及应用技能训练,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员招聘、培训开发、绩效管理等工作或考研深造。
物流管理专业创建于2007年,辽宁省一流专业,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14年辽宁省物流管理专业评价排名第四,专业拥有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招生领域。专业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名(其中1名为博士后)。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1人,万人层次3人,辽宁省高校创新人才1人。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省级一流课程1门,出版省级规划教材5部。主持国家、省级课题6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专业依托学校航空特色,从企业和行业需求出发,以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航空物流和智慧物流为方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大型企业从事物流运营管理、航空运输规划与分析、国际物流运作管理等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建于1996年,专业面向全球招生,来自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地区的在校留学生300余人。专业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获得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省级一流课程2门,出版教材10余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5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专业秉持国际化办学理念,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实务操作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对外经济贸易管理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专业注重通过双语教学、课证融合和实训实践模式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深受大型企事业、跨国公司和国内外知名大学欢迎。
金融学专业创建于2004年,专业现有教师11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7名,讲师2名,1人为辽宁省教学名师。近年来,专业获批省一流课程2门,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材1部,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多篇CSSCI及核心期刊论文。专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注重加强学生实操能力,建有金融模拟交易所等实习实训平台,与多家银行、证券公司建立实习基地。多名学生在校期间考取银行、证券、期货、基金等从业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后在国内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监管部门、咨询公司等大型企事业从事中高级管理人员或考研深造。
工业工程专业始建于2004年。本专业以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相结合为特点,旨在运用系统分析、工程设计、建模仿真等方法,改进效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专业现有教师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课题100余项,获得省教改项目3项,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2020年科研进款额近300万元。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维持在近100%的水平,学生毕业后主要在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的科研院所、企业等从事生产管控、质量管控以及生产效率改善等中高级管理工作。同时,专业考研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30%以上,先后有多名学生被利物浦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暨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所录取。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是教育部备案的首批42所招收该专业本科生的高校之一。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名,博士后1名,辽宁省“百人层次”人才1人,“千人层次”人才2人。获得校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多项,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7部,教材13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跨境电商企事业单位从事跨境电商规划、运营、火狐体育平台大数据分析等工作。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下设7个基层党支部,其中教工党支部3个,学生党支部4个。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党委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强素质、树形象、抓规范、创特色”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在把握方向、统一思想、打造队伍、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稳步推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引领、服务、培育”青年为己任,以“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为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思想引领、基础学风、养成教育、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为学院学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文化氛围。“校运动会文体表演”“五月的鲜花朗诵大赛”“校阳光体育节”“一二九大合唱”等活动屡创佳绩。以“挑战杯”“大创”“青创”以及“电子商务大赛”等比赛为平台,强力推进“科研小助手”育人工程,全面加强了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近几年,300余名学生加入“科研小助手”团队,学院依托“挑战杯”等创业创新大赛各类获奖项目、学生人数逐年递增:国家级专利5项,包括核心期刊在内的论文107篇,全国性奖项180项、省级奖项391项,各类校级奖项共计2000余人次。
近几年,学院荣获“辽宁新时代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辽宁新时代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辽宁省高校基层党组织创新案例”“沈阳市先进团委”“沈阳市百强社团”“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一等奖”“沈阳市高校优秀校园文化项目”“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优秀实践团队”“优秀社会实践成果奖”“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省级优秀成果奖”“沈阳市优秀实践团队”等多项荣誉。
王大鹏,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金融专业1995年毕业生,现任盘锦市广发银行副行长,曾工作于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有着丰富的金融行业从业经验。
冯珩,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0年毕业生,现任长安福特汽车亚太区销售经理。
黄永战,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0年毕业生,曾在美的、格力、奔腾供职共十五年,现为“俺来也”的创始人之一。
张博,沈阳航 空航天大学市场营销专业2012年毕业生,现任辽宁正亚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设立经管学院24万“正亚集团”奖学金。
张琳,1985年9月出生,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工程专业2008届毕业生,精益高级顾问师,中质协6-Sigma黑带。先后在富士康科技集团负责公司改善专案、海信科龙集团任革新部经理等职,现任深圳华昊联顾问公司高级顾问师。
蔡齐,沈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9届毕业生,曾担任学生会副主席兼科技部部长。本科毕业后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攻读硕士。目前就职华为全球总部集团机关人力资源管理部COE下属人才管理部工作,主要进行任职资格管理和上岗与晋升管理工作。
林刘豫,物流管理专业2019届优秀毕业生,现任沈阳海瑟柯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HiCircles品牌创始人、Oppugno共创会创始人、全国认证创新创业导师、阿里巴巴国际站操盘手、国际人学校特约讲师、2021年被评为G20青年企业家,拥有3项国家专利,发表国际论文3篇、国际级论文2篇,
沈阳海瑟柯斯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跨境电商,注册资金10万,年流水百万美金,拥有20余款仿生设备,目前正在开发知识付费板块提供跨境电商培训、商务咨询等业务。